2024年广东北江
2020年四川雅安
2016年河南安阳
2005年广西梧州
除了地震、洪水我们常听到的自然灾害外,还有很多不常听到也不容易被察觉的自然灾害,比如北方的土地冻融、风化,南方的岩土膨胀、水泡、地基下沉等。自然灾害对建筑物的影响是一直持续存在,如果设计了50年的使用年限,那自然灾害只会缩短使用年限,砖混结构的建筑使用年限在40年或45年就算是极限了,再往后的年月里,全凭造化了。
一个月前,4月27日,哈尔滨道里区康安小区一栋住宅楼开裂、倾斜,这个小区建成于1998年,也是90年代的房子,也是2022年出现的隐患,大概率也是砖混结构的楼房,据称是因为对该楼的地下室进行检查时,发现地下室墙体开裂、墙体变形,才发现了隐患。
该楼里的居民从2022年的7月就已经搬走了,到今年发生楼梯开裂的时候,已经过了快2年了,这2年里没有居民使用过该楼房,该楼房一直被空置着,就算把楼房空置了,没有人为使用的损坏,潜在的地基软化、地基沉降也在无时无刻的发生着,如果算上自然灾害侵袭和居民长期使用,砖混结构楼房的使用年限要在40年到45年的基础上再减去5到10年。
根据第三方检测公司的鉴定结果来看,1998年建成的这个房子,在设计时就存在缺陷,而设计的时间大致在1995年左右,要知道,我们1988年才“土改”,才修订了《土地管理法》,1998年才“房改”,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,标准化和规范化都是后来才一点一点实践出来的,“高质量”这个词都是前几年才提出来的。有人想过为啥要提出“高质量”吗?
如果不拆迁,算不算是故意把人放到潜在风险之中?这是在赌,赌房子今天还没出事,赌过去一天是一天。
2022年4月,长沙自建房,54人,砖混结构房子加盖到8层。
2021年11月,南昌企业宿舍,4人,房子建成于1995年,砖混结构,预制板楼。
2021年6月,郴州自建房,5人,单跨砖混结构。
2020年8月,临汾自建房,饭店,29人,砖混结构,顶部预制板。
砖混结构和预制板是同一个年代的产物,我下面放一张南方周末报2008年5月29日的文章截图
这么多前车之鉴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,不能发生了事故就找责任人,把责任一拍,就万事大吉。我们的“举一反三”去哪了?
最后说一下,现在的高层或6层以上的洋房是钢混结构,是安全的,没问题的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