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越墨迹孤本|李敖藏
周越是谁?说起这个名字大家可能觉得陌生,但提到他的门人弟子“苏黄米蔡”,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苏轼,黄庭坚,米芾,蔡襄(一说蔡京),就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了。
宋人书法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高峰,而为之代表的就是“苏黄米蔡”宋四家,这四位书家的书法,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中国书法史,从晋,隋,唐,五代,再到宋朝,这段时间中,五代到宋朝之间有一个大约80年的缺口,一直没有具体的文物来印证,所以人们一说宋朝,直接就会提到“宋四家”,但是“宋四家”不是凭空出现的,他们的传承在哪?他们之前的书家是谁,那就是周越。
周越,据推测生年应当在公元970年之后。他是中国书法艺术历史断层的重建者,直接受其影响或其门人,就出了苏轼,黄庭坚,米芾、蔡襄第中国书画史上的扛鼎大家。
周越的书法艺术在北宋书坛的影响巨大,宋朝初年,基本上是承袭唐五代书风,这个阶段周越便起着承上启下与嬗变转递的作用。
如果没有周越这种由唐入宋的书法创新与实践,
就不会有苏、黄、米、蔡四大家,周越的书法艺术的历史价值,恰在于斯。
落笔已唤周越奴|苏东坡
苏轼曾说:“草书非学聊自娱,落笔已唤周越奴。”
黄庭坚道:“予学草书三十余年,初以周越为师。”
米芾也在其自述中说:“余年十岁写碑版,学周越;苏子美札;自作一家。”
章淳亦有言:“君谟(蔡襄)少年时,乃师周越。”
蔡襄书法
由此可见,可见周越的书法艺术在北宋书坛的影响巨大。
但是为什么周越在后世之中,尤其是近现代,几乎无人知晓呢,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周越的作品鲜于传世。
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,中国艺术史上关于周越的一章,是空白的。
直到若干年后,在中国东南一隅的台湾岛上,李敖慧眼识珠,在地摊上发现了传世国宝。
周越墨迹于清末自内府流入民间,再为李敖购得,李敖得到之后,和陈兆基,王裕民合著了《中国艺术史一个断层的重建——周越墨迹研究》一书。
从此,周越唯一传世真迹的面世,根本上解决了古代中国书法在唐宋之间艺术断层的问题。
李敖凭借其深厚的学识修养,所藏文物无数,除了周越的孤本之外,还有范仲淹的《伯夷颂》、唐伯虎的《娇女赋》、八大山人的《花鸟画册》12页等稀世珍宝都为李敖所藏。
八大山人册页|李敖藏
李敖生前曾表示,他死之前,要去一趟北京。
他要把100件收藏品带到北京,办一个“李敖收藏流(亡)台(湾)文物回归祖国展”,其中一半会捐掉,比如钱穆、胡适写给他的信,捐给图书馆或者其他机构。
李敖说:“有些收藏品本来是在祖国大陆被发现的,然后流亡到台湾,被我阴差阳错买到手里,我收藏着。有一部分不捐,要卖掉的,卖掉还要有条件的,不能卖给日本人。”
唐伯虎《娇女赋》|李敖藏
这100件藏品,李敖打算把祖国没有的拿出来,要与祖国有关联的才有意思。
“我又不是很有钱的人,可是我有机会,这些阴差阳错落到我手里。我要半卖半送,让它们回到祖国。”
但是,人与病魔的斗争,虽全力以赴,可是这一次,李敖一败涂地了。
随着李敖的逝世,此计划也就搁置了,不禁令人唏嘘感慨。
李敖墨迹
如今,这些文物古籍不知李家是如何处置的,但愿可以遵照李敖的意愿,好让四处流散的文物可以回归祖国。
▼点击小程序进入书斋集市▼
转载声明:本文系编辑转载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
为了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欣赏和收藏名家作品, 中国书法微信平台 每周日推出各类艺术家的优秀的作品 , 以满足普通大众 “ 亲近艺术、感悟生活 ” 的需求! 欢迎大家关注本微信公众号 中国书法(微信号: ChineseCalligraphyAF ) :中国最专业的书画艺术品收藏学习、交流、交易平台 , 互相讨论学习。
欢迎您加入“中国书法”平台,也欢迎您加入“青年文摘”微信公众号和“读者在线”微信公众号。希望可以通过您的帮助加快平台的影响力,我们会努力的做好平台的服务工作,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。
有人用微信聊天,有人却在微信中学习,成长。下面是最HOT公众号,赶快试试新的关注方法吧! 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